如何创造财富——创业 |
如果你想致富,应该怎么做?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创业,或者加入创业公司。几百年来,这一直是致富的可靠途径。“创业公司”(startup)这个词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但是它与中世纪集资进行的航海冒险活动其实也相差无几。
创业公司往往与技术有关,所以“髙技术创业公司”这个短语几乎就是同义重复。创业公司其实就是解决了某个技术难题的小公司。 许多人对此一无所知,但也发了财。这就好像你不用学习物理学也能成为一个出色的棒球投球手。但是,我认为理解这些原理,有助于你取得成功。为什么创业公司必须是小公司?当创业公司不断变大时,它是否不可避免地失去创新能力?为什么创业公司往往选择在新技术领域创业?为什么如此之多的创业公司在开发新药或计算机软件,而不是在卖玉米油或者洗衣粉? 👀🏠🥄🅰🐅 一个命题 从经济学观点看,你可以把创业想象成一个压缩过程,你的所有工作年份被压缩成了短短几年。你不再是低强度地工作四十年,而是以极限强度工作四年。在高技术领域,这种压缩的回报尤其丰厚,工作效率越高,额外报酬就越髙。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这个经济学命题。如果你是一个20多岁的优秀黑客,每年的薪水大约是8万美元。这意味着,平均来看,你必须每年至少为公司带来8万美元利润,这样才能保证公司没有亏钱。但是,你的真正工作时间其实可以是公司上班时间的2倍,如果你全神贯注,每小时的产出可以提高3倍。 🤙🏝🍞🈴🦬 如果再把大公司里令人讨厌的中间管理层除去(他们经常以主管的身份妨碍你的工作),你的效率可以再提高2倍。还有一个可以提髙效率的地方:你不用再完成强行指派给你的工作,尽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做出最能发挥你聪明才智的成果。假定这会把工作效率再增加三倍。将这些因子放在一起做乘法,你的工作效率将是在公司时的36倍。如果一个优秀黑客在大公司里的身价是每年8万美元,那么一个勤奋工作、摆脱杂事干扰的聪明黑客,他的工作相当于每年新创造300万美元的价值。这个计算是很粗糙的,有很大的误差。我不会争论这些数字是否准确,但是计算的根据是靠得住的。我没有说放大因子不多不少正好是36,但肯定是大于10的,在个别情况下甚至髙达100。 如果你觉得一个程序员一年做出300万美元的利润不太可能,那么不要忘记,我们谈的是他在极限情况下可以创造多少利润。这时,他的休闲时间为0,工作强度之大足以危害到健康。 👍🎢🅾🦦 创业公司不是变魔术。它们无法改变创造财富的法则,它们只是代表了财富创造曲线远端上的一点。这里有一个守恒定律:如果你想赚1〇〇万美元,就不得不忍受相当于1〇〇万美元的痛苦。比如,你终生为邮政局工作,省下每一分工资,那也是赚到100万美元的一种芳法。可是,不难想象为邮政局工作50年是何等漫长的压力。创业公司将你所有的压力压缩到三四年。承受较大的压力通常会为你带来额外的报酬,但是你还是无法逃避基本的守恒定律。如果创业那么轻松,那么所有人就都去创业了。 运气的成分 每年300万美元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笔大钱,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却不值一提。300万美元算什么?我的目标是成为比尔?盖茨那样的亿万富翁。 👂🗺🫖🪶 现在先不考虑比尔·盖茨,因为名人不适合用来举例子,媒体只报道那些最有钱的人,而他们往往属于特例。比尔·盖茨很聪明,有决断力,工作也很勤奋,但是单单这样还不足以让你成为他。你还需要非冏一般的好运气。 任何公司的成功历程中,运气都是一个很大的随机因素。那些你在报纸上读到的成功人士固然很聪明,很努力,佴是他们的运气也不坏。比尔·盖茨肯定既聪明又努力,但是微软公司碰巧是历史上最大商业错误之一——DOS操作系统的授权协议——的受益者。 🦷🌶⚛🐙 毫无疑问,比尔·盖茨肯定竭尽全力才诱导IBM犯下这个大错,他也淋漓尽致地利用了对手的错误,但是只要IBM方面有一个人稍微有一点脑子,微软公司的历史就将完全不同。 当时,与IBM相比,微软只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一家小小的零件供应商罢了。如果IBM按照常理要求独家购买微软的产品,不许微软向第三方提供,微软也只能乖乖地签字。这对微软来说是一笔丢不得的大买卖,而IBM能够很容易地从其他公司搞到一个操作系统。 结果却是,IBM尽全力帮助微软控制了个人电脑的标准。从那时起,微软只要不停地做出产品就可以了,它从来不用做出有商业风险的决策。微软只要抱着授权协议不放,快速地复制新产品就行了。 🖕🚘🥩🆎🐻 如果IBM没有犯下这个错误,微软依然会是一家成功的公司,俱是不会膨胀得这么大这么快。比尔·盖茨依然将成为富翁,但是只会排在《福布斯400富豪榜》接近末尾的地方,与其他年纪相仿的人位置差不多。 致富的方法有许多种,本文只谈论其中的一种,也就是通过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在市场上得到回报,从而致富。其他许多种的致富方法包括赌博、投机、婚姻、继承、偷窃、敲诈、诈骗、垄断、行贿、游说、造假、开矿等。获得最可观的财富往往会涉及其中的几种方法。 👵🦺🪦😈✌ 通过创造有价值的东西而致富,这种方法的优势不仅仅在于它是合法的(许多其他方法如今都是不合法的),还在于它更简单。你只需要做出別人需要的东西就可以了。 金钱不等于财富 👮♂️👙🛋😆🙏 创造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创造财富。你最好先搞清楚什么是财富。财富与金钱并不是同义词。$财富存在的时间与人类历史一样长久,甚至更长久,事实上蚂蚁也拥有财富。金钱是一种历史相对较短的发明。 财富是最基本的东西。我们需要的东西就是财富,食品、服装、住房、汽车、生活用品、外出旅行等都是财富。即使你没有钱,你也能拥有财富。如果有一台魔法机器,能够按照你的命令变出汽车,为你洗衣做饭,提供其他你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不需要钱了。要是你身处南极洲内陆,再多的钱对你也是无用的,因为没有东西可买,你真正需要的是财富。 财富才是你的目标,金钱不是。但是,如果财富真的这么重要,为什么大家都把挣钱挂在嘴边呢?部分原因是,金钱是财富的一种简便的表达方式:金钱有点像流动的财富,两者往往可以互相转化。但是,它们确实不是同样的东西,除非你打算伪造货币,否则使用“挣钱”这个词会不利于理解如何才能挣钱。👩✈️🧦📠😆🖐 金钱是专业化的副产品。在一个高度分工的社会,你需要的大部分产品无法自己制造。你需要土豆、铅笔、住房以及别的东西,你不得不让别人来提供。那么,你怎样才能让别人去种土豆并把它提供给你呢?方法就是给出对方需要的东西作为回报。但是直接与他人进行物物交换,你能得到的东西有限。如果你本人制作小提琴,而附近的农民对它都不感兴趣,那么你怎样交换食品呢? 当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后,人们发现解决方法就是把贸易过程分为两步。不是直接用小提琴交换土豆,而是先用小提琴交换金钱(比如银子),然后再用金钱交换你需要的东西。金钱就是交换中介,它必须数量稀少,并且便子携带。历史上,充当金钱的最常见交换媒介就是贵金属,但是现在我们使用另一种东西充当交换媒介,那就是美元。只要政府保证美元能够流通,那么它不需要物理形式的存在,就能充当交换媒介。 🤝🛩🍚🈴🐥 交换媒介的优点是,它使得交易可以进行下去。缺点是,它往往模糊了交易的实质。人们觉得做生意就是为了挣钱,但是金钱其实只是一种中介,让大家可以更方便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大多数生意的目的是为了创造财富,做出人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大饼谬论 👵👑🪗😪👈许多人从小就认定世界上的财富总额是固定不变的,这样想的人数量多得惊人。任何一个正常的家庭,在某个时刻所拥有的财富总是一个固定的值。但是,家庭的财富总额与世界的财富总额不是一回事。 谈到财富总额的时候,财富经常被形容为一个大饼。政治家说:“你无法把饼做得更大。”如果指的是某个家庭银行账户上的金钱数量或者政府某年的税收,这样说是对的。确实无法把饼做得更大,你分到的越多,别人分到的就越少。🧑🚀🩴⚔😤🖐 小时候我就对这一点深信不疑:如果富人拿走了所有的钱,那么其他人就变得更穷了。许多成年人至今都是类似看法的信徒。每当有人提到x%的人口占有了y%的财富,他的言下之意往往就包含了这种错误的观点。如果你打算创业,那么不管你是否意识到了,你都是在着手推翻这种大饼谬论。 这里令人混淆的地方就是金钱有其抽象含义的一面。金钱不是财富,而只是我们用来转移财富所有权的东西。所以,虽然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某个家庭当月的收入),你能用来与他人交换的金钱数量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大多数情况下,世界上可供交换的财富不是一个恒定不变的量。人类历史上的财富一直在不停地增长和毁灭(总体上看是净增长)。 👍🏦🍒❌🐕 假设你拥有一辆老爷车,你可以不去管它,在家中悠闲度日,也可以自己动手把它修葺一新。这样做的话,你就创造了财富。世界上因为多了一辆修葺一新的车,财富就变得更多了一点,对你尤其是如此。这可不是隐喻的用法,如果你把车卖了,你得到的卖车款就比以前更多。 通过修理一辆老爷车,你使得自己更富有。与此同时,你也并没有使得任何人更贫穷。所以,这里明显不是一个面积不变的大饼。事实上,当这样观察的时候,你会很好奇,为什么有人会觉得大饼的面积无法增大。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就懂得了这个道理。如果一个小孩想赠送另一个小孩一件礼物,但是又没有钱,他就会自己动手做。只不过一般情况下小孩子的动手能力不足,相比店里买来的礼物,他们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从外观上就显得比较粗糙。说实话,我们自己为父母做的松松垮垮的烟灰缸恐怕就很难在市场上卖出去。 👍🚐🥚❓🦠 手工艺人 最可能明白财富能被创造出来的人就是那些善于制作东西的人,也就是手工艺人。他们做出来的东西直接放在商店里卖。佾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手工艺人越来越少。目前还存在的最大的手工艺人群体就是程序员。 🧑💻👜💰😈🖐 程序员坐在电脑前就能创造财富。优秀软件本身就是一件有价值的东西。这里不存在大规模的流水线制造业,所以不用担心问题被混淆。你输入的文字符号就是一件完整的制成品。如果某人坐在电脑前,写出了一个不那么糟糕的浏览器(顺便说一句,这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世界就会变得富有得多。 公司就是许多人聚在一起创造财富的地方,能够制造更多人们需要的东西。当然,有些雇员(比如收发室和人事部的员工)并不直接参与制造过程,但是程序员不然。他们真正地面对产品,一行行地写代码把产品做出来。所以,在程序员看来,事情再明显不过,财富就是被做出来的,而不是某个想象出来的神秘人物分发的大饼。 另一件程序员看来显而易见的事情就是创造财富的速率存在巨大的差异。Viaweb的一个程序员有着惊人的生产力,我记得看着他工作了整整一天,拿出来的产品估计使得公司的市场价值增加了几十万美元。一个优秀程序员连续工作儿个星期可能可以创造价值100万美元的财富。同样的时间内,一个平庸的程序员不仅无法创造财富,甚至还可能减少财富(比如引入了bug)。 🖐🛑🥩🚷🐂 这就是为什么如此之多的最优秀程序员都是自由主义者的原因。我们这个世界,你向下沉沦或者向上奋进都取决于你自己,不能把原因推给外界。许许多多不创造任何财富的人——比如本科生、记者和政客——一听到最富有的5%人口占有全社会一半以上的财富,往往会认定这是不公平的。一个有经验的程序员很可能也认为这是不公平的。因为最顶尖的5%的程序员写出了全世界99%的优秀软件。 创造出来的财富不一定非要通过出售实现价值。至少直到最近,科学家一直在把他们创造的财富真正地捐献给社会。青霉素的发现使得我们所有人都变得更富有,因为从此我们死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变小了。人们需要的东西就是财富,治愈疾病肯定就是人们需要的东西。黑客经常开发开源软件让所有人免费使用,以此把自己的工作捐献给社会。FreeBSD操作系统使我变得更富有。我自己的电脑就在使用FreeBSD,雅虎公司所有的服务器都是如此。 👨🚒💎📏🥰 工作是什么 在工业化国家,一个人至少在二十多岁之前,总是从属干这样或那样的某个组织。经过这么多年,你已经习惯了S己属于这样一群人,早上全部起床,都来到同样几幢建筑物,开始做自己正常情况下没兴趣做的事情。这样的组织变成了你身份标志之一:姓名、年龄、头衔、组织名称。如果你要做自我介绍或者他人要描述你,结果无非就是,张三,10岁,某某小学的学生,或者,张三,20岁,某某大学的学生。 当张三从学校毕业后,他应该要找工作。找工作其实就是加入另一个组织。表面上,这个组织与大学很相像。你先挑选想去的公司,然后向它递交申请。如果它觉得你不错,你就能加入了。你早上起床,来到一个新的地点,也是几幢建筑物,开始做你正常情况下没兴趣做的事情。仅有的区别就是,上班的日+不如上学的日子有趣,但是有人付钱给你,而不是你付钱给学校。佾是,上学和上班的相似之处要大于它们的不同。张三,20岁,某某大学的学生,现在变成了,张三,22岁,某某公司的程序员。👨🚒🪖💉😀✍ 事实上,张三的生活比他意识到的发生了更大的变化。虽然公司和学校都是类似的社会组织,但是如果你深入观察现实,就会发现很大的区別。 公司一切行为的目的都是盈利,从而生存下去。创造财富是大多数公司盈利的手段。公司的业务高度专业化,掩盖了它们都是在创造财富的这种相似性,你不要觉得只有制造业公司在创造财富。财富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地理位置。还记得前文假设的那台魔法机器吗?它会变出汽车,为你洗衣做饭,等等。但是,如果这台机器在美国,而你在中亚的某个地方,那么它对你也没多大用处。我们说,财富就意味着人们需要的东西,那么把商品送到顾客手中也是人们需要的。许许多多不生产物质商品的公司都是在如此创造财富。几乎所有情况下,公司的存在目的就是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当你为一家公司工作时,这也是你所做的事情。但是,公司内部的各种层级使得这一点有时不容易觉察到。你在公司内部所做的工作是与许多人一起合作完成的,你只是其中的一分子。你觉得自己是为公司的需要而工作,可能不会觉察到你其实是为了满足顾客的某种需求而工作。你的贡献也许不是直接性的,但是公司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提供某种人们需要的东西,否则不可能盈利。如果公司一年付给你的薪水是X美元,那么总的来说,你为公司提供的劳动必须至少价值一年X美元,否则公司的支出就会大于收入,最后只好关门歇业。 🥾✏😋👀 一个大学毕业生总是想“我需要一份工作”,别人也是这么对他说的,好像变成某个组织的成员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更直接的表达方式应该是“你需要去做一些人们需要的东西”。即使不加入公司,你也能做到。公司不过是一群人在一起工作,共冏做出某种人们需要的东西。真正重要的是做出人们需要的东西,而不是加入某个公司。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可能是为某个现存的公司打工。但是,理解这种行为的真正含义对你没有什么坏处。工作就是在一个组织中,与许多人共同合作,做出某种人们需要的东西。 🧑⚕️🕶💉😥👁 更努力地工作 大公司会使得每个员工的贡献平均化,这是一个问题。我觉得,大公司最大的困扰就是无法准确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大多数时候它只是在瞎猜。在大公司中,你只要一般性地努力工作,就能得到意料之中的薪水。你不能明显无能或懒惰,但是谁也没觉得你会把全部精力投入工作。 但是,现实是你在工作上投入的精力越多,就越能产生规模效应。在某些行业,那些真正拚命工作的员工能够创造出比普通员工多十倍甚至百倍的财富。比如,程序员全力开发一个崭新的软件,要比让他常规地维护和更新一个现有的软件能创造更多价值,这等于开辟了一个新的收入来源。🧓🧥🗡😔👃 成立公司的目的不是奖励那些全部精力投入工作的员工。你不能对老板说,我打算十倍努力地工作,请你把我的薪水也增加十倍吧!因为公司已经假定你在全力工作了。但是,真正的问题实际1:在于公司无法测量你的贡献。 销售员是一个例外。他们产生的收入很容易测量,他们的薪水往往是销售额的一个百分比。如果一个销售员想更努力地工作,他马上就可以这样做,并且自动按比例得到更多的报酬。 🧑🚀📬☠🙏 除了销售员以外,还有一个职位,大公司可以雇到顶级人才,那就是高级的管理职位。原因也是一样的,因为这个职位的贡献能够被测量,髙级经理对整家公司的表现负责。普通员工的表现往往很难测量,所以也没人要求他们做出突出表现。髙级经理就不一样了,他们像销售员一样,不得不用数字证明自己。一个表现糟糕的CEO是不能推托说自己已经尽了全力的。如果公司的表现不好,就是他的表现不好。 如果一家公司真正能够按照贡献付薪,它将取得巨大成功。许多雇员会更努力地工作。更重要的是,这样一家公司将吸引那些工作特别努力的人,从而超越竞争对手。 但公司不可能对每个人都像销售员那样付薪。销售员是单独工作的,大多数雇员则是集体工作。假设有一家公司制造某种消费品,工程师为它实现各种功能,设计师为它设计一个漂亮的外壳,营销人员让顾客相信这是值得拥有的商品。请问如何评价每个人对这个商品销售额的贡献?还有,上一代产品的工作人员为这个公司树立了质量可靠的形象,请问最新产品的销售额有多少应该归功于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把所有人的贡献一一分解清楚。如果你能读懂消费者心理,你会发现消费者把所有上面这些因素放在一起看待。 ✋🎢🍞☪🐤 你想更努力地工作,但是你的工作与其他许多人的工作混杂在一起,这样就产生了问题。在大公司中,个人的表现无法单独测量,公司里其他人会拖累你。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要致富,你需要两样东西: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你的职位产生的业绩,应该是可测量的,否则你做得再多,也不会得到更多的报酬。 此外,你还必须有可放大性,也就是说你做出的决定能够产生巨大的效应。单单具备可测量性是不够的。比如,血汗工厂的工人报酬是按照计件制计算的,这是一个只有可测量性、没有可放大性的例子。你的表现可以被测量,并且据此得到回报,但是你没有决策的权力。你能做的唯一决策就是以多快的速度完成工作。即使你做到最快,回报可能也只增加一到二倍。 👨🦱👜📡😔🤞 在电影中扮演主角就是一种同时具备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的工作。你的表现可以用电影的总收入测a,同时也决定了电影的成败,所以也就具备了可放大性。CEO也是一种同时具备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的工作。公司的表现就是CEO的表现,所以它具备可测量性。CEO的决策决定了整个公司的方向,所以它具备可放大性。 我认为,任何一个通过自身努力而致富的个人,在他们身上应该都能同时发现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我能想到的例子就有CEO、电影明星、基金经理、专业运动员。有一个办法可以发现是否存在可放大性,那就是看失败的可能性。因为收入和风险是对称的,所以如果有巨大的获利可能,就必然存在巨大的失败可能。CEO、电影明星、基金经理、运动员的头顶都悬着一把宝剑,随时可能掉下来。一旦他们搞砸了,他们就完了。如果你有一个令你感到安全的工作,你是不会致富的,因为没有危险,就儿乎等于没有可放大性。 但是,如果你想同时具备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不一定非当上CEO或电影明星不可。你只需要成为某个攻克难题的小团体的一部分就可以了。 🙏🦼🍽🅾🐞 小团体=可测量性 就算你无法测量每个员工的贡献,但是你可以得到近似值,那就是测量小团队的贡献。整家公司产生的收入是可以测量的,如果公司只有一个员工,那么就可以准确知道他的贡献了。所以,公司越小,你就越能准确估计每个人的贡献。一家健康的创业公司可能只有10个员工,那么影响收入的人员因子最多也只有10。 👨🎨👙✒😘🤳 因此,创业或加入一家创业公司最可能实现前文的情况,那就是你对老板说,我打算十倍努力地工作,请你把我的薪水也增加十倍吧!但是,有两个区别。第一个区別是你的要求并非向老板提出,而是直接向顾客提出(毕竟老板只是顾客的代理人)。第二个区别是你并非一个人完成这个任务,而是在一个小团体中与其他几个有同样抱负的人一起合作完成。 一般情况下,小型团队都由多人组成。只有表演或写作这样的特殊工作,你才会一个人单干。你最好找出色的人合作,因为他们的工作和你的一起平均计算。 大公司就像巨型的古罗马战舰,一千个划船手共同划桨,推动它前进。但是,两个因素使得它快不起来。一个因素是,每个划船手看不到自己更努力划桨有何不同;另一个因素是,一千人的团队使得任何个人的努力都被大大地平均化了。👦🧣📱🤤👈 如果你从一千人中随便挑出10个人,把他们放在一条小船上,他们很可能会划得更快。胡萝卜和大棒同时形成对他们的激励。身强力壮的划船手看到他个人对船的前进速度有显著影响,就会受到激励。如果有人偷懒,其他人很容易发现,并会对他提出抱怨。 如果你从大船上挑选出10个最优秀的划船手,把他们组成一个团队,这时,十人小船的优势才会真正显示出来。小团队带来的各种额外激励会在他们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这里最重要的是你挑选出了最优秀的划船手,每个人都是一千人中排在最前面1%的顶尖高手。对他们来说,将自己的工作与其他高手的工作平均化要比与平庸之辈的工作平均化让人满意多了。 🧒🩴🪣🤤👍 这就是创业公司的真正意义。理想情况下,你与其他愿意更努力工作的人一起组成一个团队,共同谋取更高的回报(相比他们为大公司工作的情况)。因为创业公司的团队往往是自发形成的,许多有抱负的创始人彼此之间早就相识(至少听说过对方),所以他们对彼此贡献的评估要比一般的小团体更准确。创业公司不仅仅是十个人的团队,而且是十个同类人的团队。 乔布斯曾经说过,创业的成败取决于最早加入公司的那十个人。我基本同意这个观点,虽然我觉得真正决定成败的其实只是前五人。小团队的优势不在于它本身的小,而在于你可以选择成员。我们不需要小村庄的那种“小”,而需要全明星第一阵容的那种“小”。 团队越大,每个人的贡献就越接近于整体的平均值。所以,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一个非常能干的人待在大公司里可能对他本人是一件很糟的事情,因为他的表现被其他不能干的人拖累了。当然,许多因素都会产生影响,比如这个人可能不太在乎回报,或者他更喜欢大公司的稳定。但是,一个非常能干而且在乎回报的人,通常在同类人组成的小团队中会有更出色的表现,自己也会感到更满意。👠🧯😡👍 高科技=可放大性 创业公司为每个人提供了一条途径,同时获得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因为创业公司是小团队,所以具备可测量性。因为创业公司通过发明新技术盈利,所以具备可放大性。 🥷🩴🔒☠🤞 什么是技术?技术就是某种手段,就是我们做事的方式。如果你发现了一种做事的新方式,它的经济价值就取决于有多少人使用这种新方式。技术就是钓鱼的鱼竿,而不是那条鱼。这就是创业公司与餐馆或理发店的区别。餐馆煎鸡蛋,理发店剪头发,每次只能为一个顾客提供服务,但是如果你解决了一个热门的技术难题,別人都会使用你的解决方案。这就是可放大性。 回顾历史,大多数因为创造财富而发财的人都是通过开发新技术而实现的。你不可能通过煎鸡蛋或剪头发而致富,因为使用你的服务的人是有限的。13世纪,佛罗伦萨人发明了精纺布,那是当时的高科技产品,这种新技术造就了佛罗伦萨的繁荣。17世纪,荷兰人掌握了造船术和航海知识,那也是当时的髙科技,因此荷兰人主宰了欧洲前往远东的航线。 小团队天生就适合解决技术难题。技术的发展是非常快的,今天很有价值的技术,几年后可能就会丧失价值。小团队在如今这个时代可谓如鱼得水,因为他们不受官僚主义和繁琐管理制度的拖累。而且,技术的突破往往来自非常规的方法,小团队就较少受到常规方法的约束。 🧑🍳🎒⌨😳👍 大公司也能开发出新技术,就是开发得比较慢而已。大公司的规模决定了它们无法快速行动,也无法测量并奖励表现优异的员工。所以在现实中,大公司开发出来的新技术只出现在那些需要大规模资本投入的领域,比如微处理器、电厂、大型民用飞机等,因为在这些领域内创业公司没有能力与之竞争。不过,即使在这些领域,大公司还是依仗创业公司提供零部件和构思。 生物科技类和软件类的创业公司很显然都是解决髙难度技术问题的。我认为,就算看上去与技术无关的商业类公司,其实也是解决技术问题的。比如,麦当劳是快餐连锁集团,它的发展依靠的就是设计出了一个快餐服务体系,可以复制到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每一家麦当劳连锁店都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定,这使得它就像软件一样运作。所以,麦当劳其实也符合“一次开发,普遍适用”的模式。沃尔玛也是如此,它的创始人SamWalton并不是因为经营零售业而致富,而是因为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商店。👵👙🗡🙃👃 选择公司要解决什么问题应该以问题的难度作为指引,而且此后的各种决策都应该以此为原则。Viaweb的一个经验法则就是“更上一层楼”。假定你是一个手脚敏捷的小男孩,身后有一条壮硕的大狗正在追你。你跑到楼梯口,这时应该上楼还是下楼?我觉得应该上楼。如果下楼的话,大狗可能跑得跟你一样快。上楼的话,大狗的庞大身躯就将成为劣势。不错,跑上楼你会比较吃力,但是大狗会感到更吃力。 在实际操作中,这就意味着我们故意选择那些很困难的技术问题。假定软件有两个候选的新功能,它们创造的商业价值完全相同,那么我们总是选择较困难的那个功能。不是因为这个功能能带来更多的收入,而是因为它比较难。我们很乐于迫使那些又大又慢的竞争对手跟着我们一起走进沼泽地。创业公司就像游击队一样,喜欢选择不易生存的深山老林作为根据地,政府的正规军无法追到那种地方。我还记得创业初期我们是多么筋疲力尽,整天都为一些可怕的技术难题绞尽脑汁。但是,我还是感到相当髙兴,因为那些问题连我们都觉得这么困难,那么竞争对手就更会认为是不可能解决的。 🥷💍🗑😒🖐 这不仅是创业公司运作的好方法,更是创业公司的本质。风险投资商(VC)知道这个道理,为它起了一个名字——进入壁垒(barrierstoentry)。如果你有一个新点子去找VC,问他是否投资,他首先就会问你几个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其他人复制你的模式是否很困难。也就是说,你为竞争对手设置的壁垒有多髙。°你最好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阐明你的技术难以复制的原因。否则一旦大公司看到了,它们就会做出自己的版本,再加上它们的品牌、资本、经销能力,一夜之间就把你的市场全部抢走。那时你就像来到开阔地带的游击队,会被正规军一举歼灭。 设置“进入壁垒”的方法之一就是申请专利。但是专利的保护程度可能不高。竞争对手通常能找到绕过专利的方法。如果找不到,它们可能就不找了,直接侵犯你的专利,等着你去起诉它们。大公司不害怕打官司,这对它们是家常便饭。它们很清楚,打官司的成本高昂又很费时。你听说过PhiloFarnsworth这个人吗?他是电视机的发明者,可是没有人知道他,因为他的公司没有从电视机上面赚到钱。$赚到钱的公司是RCA,发明电视机给PhiloFarnsworth带来的后果就是一场长达10年的 专利诉讼。 👨🎨👚🖨😀🤛 俗话说得好,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如果你开发出来的技术是竞争对手难于复制的,那就够了,你不需要依靠其他防御手段了。一开始就选择较难的问题,此后的各种决策都选择较难的那个选项。 潜规则 👏🚤🍧🔞🐤 如果创业就是比别人工作得更勤奋、赚到更多的钱,那么很显然人人都想去创业。而且一定程度上,创业也比较有趣。我觉得许多人都不喜欢大公司处事按部就班、会议没完没了、人际关系冰冷、管理层瞎指挥……但创业是有一些潜规则的,其中一条就是很多事情由不得你。比如,你无法决定到底付出多少。你只想更勤奋工作2到3倍,从而得到相应的回报。但是,真正创业以后,你的竞争对手决定了你到底要有多辛苦,而他们做出的决定都是一样的:你能吃多少苦,我们就能吃多少苦。 另一条潜规则是,创业的付出与回报虽然总体上是成比例的,但是在个体上是不成比例的。我在前面说过,对于个人来说,付出与回报之间存在一个很随机的放大因子。你努力30倍,最后得到的回报在现实中并不是30倍,而是0到1000倍之间的一个随机数。假定所有创业者都努力30倍,最后他们得到的总体平均回报是30倍,但中位数却是0。?大多数创业公司都以失败告终,其中并不都是很烂的项目(互联网泡沫时期曾经出现过专门介绍狗粮的门户网站)。一种很普遍的情况是,某个创业公司确实在开发一个很好的产品,但是开发时间太长了一点,结果资金都用完了,只好关门散伙。 🤙🌧🍽🚭🦬 创业公司不像能经受打击的黑熊,也不像有盔甲保护的螃蟹,而是像蚊子一样,不带有任何防御,就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而活着。蚊子唯一的防御就是,作为一个物种,它们的数量极多,但是作为个体,却极难生存。创业公司如同蚊子,往往只有两种结局,要么贏得一切,要么彻底消失。你通常不知道自己会是哪一个结局,只有等到最后一刻才会明了。有好几次Viaweb都接近失败了,我们的发展轨迹就像正弦函数的波形。幸运的是,我们在波形的最高点被收购了,但是真是差一点就倒闭了。在我们去加州拜访雅虎总部讨论公司出售事宜的同时,我们还不得不借了一间会议室专门安慰一位投资人,防止他撤出新一轮融资,因为没那笔钱我们就完蛋了。 创业公司这种大起大落的特点不是我们想要的。Viaweb的黑客都是极度厌恶风险的人。如果有別的方式可以让努力与回报成正比,又不存在风险的因素,我们将很乐于尝试。我们宁愿以百分之百的把握去赚100万美元,也不愿以20%的把握去赚1000万美元,尽管后者理论上的期望值比前者髙出一倍。很不幸的是,如今的商界不存在百分之百把振赚到1〇〇万美元的可能。 ✊🌕🦀🆗🐒 保险的做法就是在早期卖掉自己的创业公司,放弃未来发展壮大(但风险也随之增大)的机会,只求数量较少但是更有把握的回报。我们曾经遇到过一个这样的机会,但是自以为是地将它放过了,事后才觉得自己很愚蠢。此后,我们就急不可耐地盼着把公司卖掉。在第二年里,只要有任何人对Viaweb流露出稍微一点点的兴趣,我们就试着努力把公司卖给他。但是,始终没有买家,所以我们不得不继续把公司开下去。 早期收购Viaweb是一桩很合算的交易,但是收购方对便宜货没有兴趣。一家大到有能力收购其他公司的公司必然也是一家大到变得很保守的公司,而这些公司内部负责收购的人又比其他人更保守,因为他们多半是从商学院毕业的,没有经历过公司的创业期。他们宁愿花大钱做更安全的选择,所以向他们出售一家已经成功的创业公司要比出售还处在早期阶段的创业公司更容易,即使会让他们付出多得多的价码。 用户数量 👁🌧🫖🆚🐡 我认为,如果你的公司有机会被收购,那将是不错的选择。管理一家公司与创立一家公司是不同的两件事。当情况基本稳定下来以后,不妨让大公司来接手。这在财务上也是明智的选择,卖掉公司你的风险就分散了,这就好像有一个理财师建议你用所有钱投资一支波动性很髙的股票,你会怎么想? 那么,怎样才能把公司卖掉呢?基本上,不管是否想出售公司,你要做的事情都是一样的(比如多赚钱)。但是,被收购本身就是一门学问,我们在Viaweb花了很多时间研究它。 👵👓🪦😘✊ 潜在的买家会尽可能地拖延收购。收购这件事最难的地方就是让买方真正拿出钱。大多数时候,促成买方掏钱的最好办法不是让买家看到有获利的可能,而是让他们感到失去机会的恐惧。对于买家来说,最强的收购动机就是看到竞争对手可能收购你。我们发现这会使得CEO们连夜行动。次强的动机则是让他们担心如果现在不买你,你的高速成长将使得未来的收购耗资巨大,甚至你本身可能变成一个他们的竞争对手。 在这两种收购动机中,归根结底的因素都是用户数量。你以为买家在收购前会做很多研究,搞清楚你的公司到底值多少钱,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他们真正在意的只是你拥有的用户数量。 事实上,买家假定用户知道谁有最好的技术。虽然这听上去很蠢,但是用户是你证明自己创造了财富的唯一证据。财富就是人们需要的东西,如果没人使用你的软件,可能不是因为你的推广活动很失败,而是因为你没有做出人们需要的东西。👨🎨🧣💶💩✍ 风险投资商有一张清单,上面写满了各种表示不应该收购的危险信号。排在榜首的信号中有一个就是公司由技术顽童掌控,只想解决有趣的技术问题,不考虑用户的需要。你开办创业公司不是单纯地为了解决问题,而是为了解决那些用户关心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你应该和买家一样,也把用户数量爸作一个测试指标。像优化软件一样优化公司,用户数量就是判断公司表现好坏的指标。做过软件优化的人都知道,优化难点就是如何测出系统的表现。如果凭空猜测软件最慢的是哪一部分以及怎样让它快起来,那估计百分百会猜错。 👊🏫🍍♂🐮 用户数量也许不是最好的测量指标,但应该也相差不远了。买家关心它,收入依赖它,竞争对手恐惧它,记者和潜在用户则是被它打动。无论你的技术水平有多髙,用户数量都比你自己的判断更能准确反映哪些问题应该优先解决。 此外,将公司管理视同软件优化还能帮助你避免VC担心的另一个陷肿——开发某种产品的时间过长。现在,黑客都已经熟知这一点,并总结出一个术语“过早优化”(prematureoptimization)。尽快拿出1.0版,然后根据用户的反映而不是自己的猜测进行软件优化。 你必须时刻牢记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创造人们需要的东西,也就是创造财富。如果你想通过创造财富使得自己致富,那么你必须知道人们需要什么。很少有公司真的关注如何使顾客更满意。有多少次,你走进一家商店,或者打电话给某个公司,你的心中怀着担忧和恐惧?当你听到“你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请不要挂断”,你真的觉得事情会得到圆满解决吗?👩👠⚒😀💅 餐馆有一道菜烧糊了,它还赔得起,因为只影响到一桌顾客。但是在科技行业中,你开发的新技术是供所有人使用的,一旦你的技术与使用者的需要有差距,影响就会被成倍放大。你要么令大量顾客满意,要么令大量顾客不满。你越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你创造的财富也就越多。 财富和权力 🧠🪐🍪☣🦖 创造财富不是致富的唯一方法。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它甚至不是最常见的方法。就在几个世纪前,财富的主要来源还是矿石、奴隶、农奴、土地、牲畜,而快速获得财富的方法只有继承、婚姻、征服、没收。所以,很自然地,财富的名声不好。 从那时到现在,两件事情出现了变化。第一个变化是法律。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你的财富得不到保护,统治者和他的手下可以设法将它占为己有。但是,变化出现在中世纪的欧洲。新兴的商人和制造业者开始在城市中崛起,?他们团结起来对抗当地的封建领主。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强盗无法夺走平民血汗钱的情况。这对第二个变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甚至可能是第二个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这第二个变化就是工业化的来临。 关于工业革命的起因,已经有大量的文献论述过。但是,创造财富的人能够心安理得地享用自己的财富,这确实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条件(可能不是充分条件)。一个反面证据就是,试图违背这个条件的国家经济都出现了倒退,比如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英国工党政府(它的后果相对不太严重)。没有财富的激励,技术革新就会逐渐停顿。 👎⛪♊🐴 还记得从经济学观点看什么是创业公司吗?简单说,就是可以让人更快速工作的地方。你不再是慢慢地积累50年的普通工资,而是要尽快地将这笔钱赚到手。所以,政府禁止个人积累财富实际上就是命令人民减慢工作的速度。他们同意让你在50年里赚到300万美元,但是不同意让你在2年里赚到这些钱,即使前提是你拼命努力工作。这样的政府就像一家大公司的老板,你无法对他说,我打算十倍努力地工作,请你把我的薪水也增加十倍吧! 更严重的是,他永远是你的老板,即使自己创业也避不开他。缓慢工作的后果并不仅仅是延迟了技术革新,而且很可能会扼杀技术革新。只有在快速获得巨大利益的激励下,你才会去挑战那些困难的问题,否则你根本不愿意去碰它们。开发新技术是非常痛苦的经历,正如爱迪生所说,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没有财富的激励,就不会有人愿意去做技术革新。工程师愿意接受普通薪水去做一些诱人的项目(比如战斗机和登月火箭),而与日常生活关系更密切的技术革新(比如电灯泡和半导体)只能由创业者来发明。 👳👜🧲😂👎 创业公司并不只是过去二十年发生在硅谷的事情。如今,通过创造财富而致富已经成为了普遍的模式。每一个这样做的人差不多都应用了同样的诀窍:可测量性和可放大性。前者来自小团队的合作,后者来自开发新技术。无论是13世纪的佛罗伦萨,还是今天的加州,它们都是一样的。 理解这些有助于回答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欧洲在历史上变得如此强大?是因为欧洲优越的地理位置,还是因为欧洲人天生就比较优秀,或者是宗教原因?答案(或者至少是近因)可能就是欧洲人接受了一个威力巨大的新观点:允许赚到大钱的人保住自己的财富。 一旦自己的财产有了保证,那些想致富的人就会愿意去创造财富,而不是去偷窃。由此导致的新技术不仅被转化成财富,还被转化成军事力量。隐形飞机的理论是由前苏联数学家提出的,但是因为前苏联没有计算机工业,它就只能是一个理论,无法变成产品。前苏联没有足够快的硬件来完成设计飞机所需要的大量计算。 🥷👓🪦😋🤞 冷战、第二次世界大战、近代的大多数战争都说明了这个道理。要鼓励大家去创业。只要懂得藏富于民,国家就会变得强大。让书呆子保住他们的血汗钱,你就会无敌于天下。 关注贫富分化 🧑🍳🧢🗝😛👍当人们非常想把某件事做好的时候,有些人会做得比其他人好得多。达?芬奇的作品就比博格宁等同时代二流画家的作品优秀很多。同样的差距也存在于侦探小说家身上,雷蒙德?钱德勒的作品就比普通作家的作品好得多。顶级的国际象棋大师与普通的象棋俱乐部成员下一万盘棋,一盘都不会输。 与下棋、画画、写小说一样,赚钱也是一种专门的技能。但是,出于某种原因,我们以完全不同的态度对待这种技能。如果某些人善于下棋或写小说,没有人会有意见,但是,如果某些人善于赚钱,报纸上就会有社论出来说这是不对的。 为什么?赚钱看上去与其他技能没有本质不同,为什么人们的反应如此强烈? 🧑🌾👖⚒😆👀 我认为有三个原因使得我们对赚钱另眼相看。第一,我们从小被误导的对财富的看法,第二,历史上积累财富的方式大多名声不好;第三,担心收入差距拉大将对社会产生不利影响。就我所知,第一点是错的,第二点已经过时了,第三点通不过现实的检验。有没有可能,在现代社会中,收入差距拉大实际上是一种健康的信号? 财富的老爹模式 五岁时,我不知道电力是电厂生产的,以为插座就是发电的地方。同样,很多孩子以为财富是直接从父母口袋里流出来的,不知道财富是创造出来的。 🤞🏝🥄🆗🐋 由于孩子们接触到钱的方式就是这样的,他们往往会误解财富,把财富与钱混为一谈。他们认为财富的总量是不变的,某个权威负责分配财富(所以理应平均分配),没有意识到财富是创造出来(而且创造得不太均等)。 事实上,财富与金钱是两个概念。金钱只是用来交易财富的一种手段,财富才是有价值的东西,我们购买的商品和服务都属于财富。你到海外旅行时,不用看当地人的银行账户就会知道你来到的是富国还是穷国。你只要看看他们的财富就行了:建筑、街道、服装、健康状况等。 👴👒⚒🤔👍 财富从何而来?人类创造出来的。回到农业时代,这个槪念就更容易理解。那时大多数人都务农,许多东西都需要自己生产出来。房屋、牲畜、谷仓等都是每个家庭自己生产出来的。这就很明显地说明,财富总量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像大饼那样会被分光。如果你想要更多的财富,自己生产就可以了。 这在今天的社会也成立,虽然已经很少有人直接创造财富供自己使用了(少量的家务活除外)。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为其他人创造财富,然后用创造出来的财富交换金钱,再用金钱交换我们需要的另一种财富。孩子没有能力创造财富,他们享有的一切都来自別人无偿的给予。既然得到财富不要求对应的付出,那么它当然应该平均分配。大多数家庭都是这样,如果兄弟姐妹中有人多得到了一份,其他孩子就会喊:“不公平!” 进入社会以后,你不能总是靠父母养活。如果你需要什么东西,要么你自己做出来,要么做其他东西与需要的人交换金钱,再用金钱去买你想要的东西。在真实世界中,财富是你必须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小偷和投机者除外),而不是等着老爹买给你。由于每个人创造财富的能力和欲望强烈程度都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创造财富的数量很不平等。👦🧢🩺👻💅 你做别人需要的东西或事情,然后得到报酬。有些人报酬较高,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做得更好。大明星要比普通演员多赚许多钱,普通演员可能也有大明星的实力,但是人们在电影院选择看什么电影时总是被大明星吸引过去。 当然,做出人们需要的东西并不是赚钱的唯一方法。抢银行、索贿、垄断市场也能搞到钱,并且是某些富豪最大的财富来源,但是这些手段不能代表财富的全部,更不是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每个人的技能不同,导致收入不同,这才是贫富分化的主要原因,正如逻辑学的“奥卡姆剃刀”原则所说,简单的解释就是最好的解释。 🧑🌾🦺🪟😷🙌 在美国,一些大型上市公司的CEO的收入大槪是普通人的100倍。?职业棒球选手的年收入是普通人的72倍,职业篮球选手的年收入则是普通人的128倍。报纸的社论用恐怖的语调引用这样的统计数据。但是我觉得,想象一个人的产出是另一个人的1〇〇倍是一件毫无困难的事情。在古罗马时代,根据奴隶的技能不同,他们的价格会相差50倍。上述收入差距还没有考虑激励因素或者现代科技带给你的生产力放大效应。 那些专门把运动员和CEO的收入拿出来说事的社论让我想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教士。他们宁愿髙谈阔论地球是不是圆的,也不愿亲自研究一下现实中的证据。—个人的工作具有多少价值不是由政府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 “他一个人的价值真的等于我们100个人的价值吗?”社论作者这样问道。回答取决于你怎么定义“价值”。如果你同意“价值”可以定义为实现自身技能而得到的报酬,那么回答显然就是“对的”。 👈🏫🍏♀🦄 确实有一些CEO的收入太高,不合理,但是有没有CEO的收入不足以体现他所创造的财富的呢?乔布斯就是这样的例子。他拯救了濒临崩溃的苹果公司,扭转了危机,削减了成本,成功决策了下一代产品,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些事情。他的收入就低于他的工作所创造的价值。如果我们不考虑CEO的例子,只说职业篮球运动员的收入,那么应该不会有太大争论,大家都会同意,篮球运动员的身价反映了市场供需状况,并没有不合理的地方。 第一眼看上去,你可能会觉得难以接受,人与人之间创造财富能力的差别真的会这么巨大吗?理解这一点的关键就在于重新思考我们上面提过的那个问题,他一个人的价值真的等于我们1〇〇个人的价值吗?你想一想,一个篮球队会同意用一个运动员交换1〇〇个普通人吗?如果苹果公司不是由乔布斯掌管,而是由一个100人组成的委员会掌管,那么这家公司的下一代产品会是什么样??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是那么稳定的线性关系。也许CEO和运动员的技能和决心只比普通人髙出10倍(倍数不重要),但是人与人之间就是存在着重大差别。 🧒💎📱😆🤝 当我们说一些工作报酬过髙,另一些工作报酬过低,我们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价格由买家的需求决定。如果人们喜欢棒球甚于喜欢诗歌,那么棒球运动员的收入就是要比诗人的收入高。如果说某种X作的报酬过低,那就相当于说人们的需求不正确。 当然,人们确实会需求不正确的东西。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呢?你不觉得声称某种工作报酬过低的说法更奇怪吗??如果你觉得由于人们的需求不正确,导致某些工作的报酬过低而且不公平,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让你感到非常遗憾,人们就是喜欢看电视真人秀,而不是莎士比亚作品,人们就是喜欢吃玉米热狗,而不是水煮蔬菜,这是不是很不公平呀?要是你觉得不公平的话,那你就同把蓝颜色说成最漂亮的颜色、把方的说成圆的那样蛮不讲理。 “不公平”这三个字就是“老爹模式”的独门标志。为什么别的情况下人们不会想到这三个字?因为要是你现在还处于“老爹模式”,认为财富就是从某个口子流出来、被大家分享的东西,而不是来源于满足他人的需求的创造活动,那么当你注意到有些人赚钱比其他人多得多时,你就会不偏不倚地得出“不公平”这个结论。👳👓🪓🤩💪 当我们讨论“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我们还要问问收入从何而来,收入背后的财富到底是谁生产出来的。如果收入完全根据个人创造的财富数量而分配,那么结果可能是不平均的,但是很难说是不公平的。 偷窃 🧑🍳🥼🖥🥲👃 很多人对贫富分化不满意的第二个原因就是,在大部分的人类历史中,积累财富最常见的方法其实是偷窃。游牧社会是偷别人的牲口,农业社会是征税(和平时期)和直接掠夺(战争时期)。 在战争中,胜利的一方将失败的一方的财产全部占为己有。1060年,征服者威廉占领英格兰,将当地贵族的财产全部分给他的随从,这是战争导致财富分配变化的一个例子。1530年,亨利八世将修道院的财产分给大臣'这是政治斗争导致财富分配变化的一个例子。不管是战争还是政治斗争,本质上都属于偷窃。 在控制程度更高的社会,统治者和官僚阶层用税收代替直接充公。但是,根本的一点并没有变,那就是致富的方法不是创造财富,而是以统治者的强权进行搜刮掠夺。👨⚕️👠✒😰👎 随着欧洲中产阶级的掘起,这一切开始发生变化。按照我们现在的理解,中产阶级就是既不富裕也不贫穷的那部分人,但是在中世纪,中产阶级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团体。封建社会只有两个阶级:贵族与农奴(为贵族服务的人)。中产阶级是一个新的第三类团体,他们出现在城镇中,以制造业和贸易为生。 从公元10世纪和11世纪开始,小贵族和获得自由的农奴聚集在城镇中,逐渐形成了与封建领主对抗的强大力量。$中产阶级主要通过创造财富谋生,这一点与农奴相同。(在热那亚和比萨这样的港口城市,中产阶级也会包括海盗。)但是,与农奴不同的是,中产阶级有强烈动机大量创造财富。农奴创造的所有财富都属于他的主人,所以大量创造财富对农奴来说意义不大。城镇的出现使得那里的人们可以独立生活,保住自己创造出来的财富。 👃⛴🥚®🪶 一旦通过创造财富而使致富成为可能,社会从整体上就会快速地变得更富有。中世纪人们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几乎都是由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工业革命后,其他两个阶级实际上消失了,他们的名称被用来指中产阶级的两端。(根据原始定义,比尔?盖茨不是富豪阶层,而是中产阶级。) 但是,创造财富真正取代掠夺和贪污成为致富的最佳方式,并不是发生在中世纪,而是发生在工业革命时代。至少在英国,当更快的致富方式出现后,贪污才逐渐不流行了(事实上,贪污从那时幵始才被叫做“堕落”)。 17世纪的英国很像今天的第三世界,当官是公认的发财职业。那个年代要赚大钱仍然主要通过贪污,而不是经商。?到了19世纪,情况就变了,虽然存在大量贪污受贿(今天依然如此),但是政府逐渐被一些将良心和名誉看得比金钱更重要的人所控制。技术的发展使得通过创造而积累财富的速度第一次有可能超过通过偷窃而积累财富的速度。19世纪典型的富人不是宫廷朝臣,而是实业家。 ✊⛴🍖🚷🦖 中产阶级的出现使得财富总量不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财富的分配也不再是一种零和游戏。苹果公司的两个创始人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没有使得他人变得更贫穷就赚到了钱。事实上,他们创造出来的东西使得人类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富有。他们只能这样做,否则不会有人付钱给他们的。 即使情况已经发生变化,伹是由于人类历史上主要的致富方式长期以来都是偷窃,所以我们侬然对有钱人抱有一种怀疑态度。理想主义的大学生从小受到历史上知名作家的影响,长大后不知不觉保留了孩提时对财富的看法。这是一个双重误解的例子,就是对一个已经过时的情况持有错误的看法。 ✌🚠🍊ℹ🦦 巴尔扎克说过:“每一笔巨大财富的背后,都隐藏着罪行。”这句话被广泛引用,但是他其实说的是另一个意思,如果巨大财富没有明显的来源,那可能就来源于精心安排的犯罪活动,由于掩盖得太好,使得罪行被人遗忘了。如果我们正在谈论11世纪的欧洲,那么这样的误读反而是正确的。但是,巴尔扎克生活在19世纪的法国,那里的工业革命当时已经很发达了。巴尔扎克很清楚,你不用偷窃也可以发财。起码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他写出受欢迎的小说,从而赚到了钱。技术的杠杆效应 技术的发展是否加剧了贫富分化?首先,技术肯定加剧了有技术者与无技术者之间的生产效率差异,毕竟这就是技术进步的目的。一个勤劳的农民使用拖拉机比使用马可以多耕六倍的田。但是,前提条件是他必须掌握如何使用新技术。 🤛🌦🦀ℹ🐮 我自己就亲眼目睹过技术的这种杠杆效应不断扩大。高中时,我通过割草和在冰淇淋店当服务员赚钱,它们是我能找到的仅有的工作。现在的高中生可以通过开发软件或制作网站赚钱。不过,只有少数髙中生具备这种能力,其余的人还是只能去冰淇淋店当服务员。 我清楚地记得,技术的进步使得我在1985年终于可以拥有一台自己的电脑了。只过了几个月,我就开始接一些编程的零活赚钱了。1985年之前我就做不到这一点,那时也没有自由程序员这种工作。但是,苹果公司推出了强大而且便宜的个人电脑,使得一切成为可能,这本身就是在创造财富。程序员马上接了上去,使用苹果公司的产品,再去创造更多的财富。 ✍⛴🥩🅰🐮 正如这个例子所反映的,技术对生产效率的提髙不是线性的,而可能是多项式形态(polynomial)的。所以,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应该会看到个人生产效率总是保持增长。这种增长会使得贫富差距不断扩大吗?这取决于你指的是什么“差距”。 技术应该会引起收入差距的扩大,但是似乎能缩小其他差距。一百年前,富人过着与普通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他们住在大房子里,有许多仆人服侍,穿着华丽但是不舒适的服装,乘着马车旅行(因此还有马厩和马夫)。现在,由于技术的发展,富人的生活与普通人的差距缩小了。 汽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如果富人不购买普通汽车,而是购买全手工制作、售价髙达几十万美元一辆的豪华车,对他反而不利。因为对于汽车公司来说,生产那些销量很大的普通汽车要比生产那些销量很小的豪华车更有利可图,所以汽车公司会在普通车辆上投入更大的精力和资金,进行设计和制造。如果你购买专为你一个人定制的汽车,质量反而不可靠,某个部件肯定会出问题。这样做的唯一意义就是告诉别人你有能力这样做。 ✋🏝🥩♾🐂 再来看手表的例子。50年前,花巨资购买一块名表真的是很有面子的事情。那时的手表都是机械表,价格越贵,走时越准。现在不是这样了,石英表发明了,一块普通的石英表反而比几十万美元的名牌机械表走时更准。说实话,就像汽车的例子一样,如果你一定要把钱花在手表上,结果只能给你带来更多麻烦:除了时间精度下降以外,机械表还必须上发条。 技术无法使其变得更便宜的唯一东西,就是品牌。这正是为什么我们现在越来越多地听到品牌的原因。富人与穷人之间生活差异的鸿沟正在缩小,品牌是这种差距的遗留物。但是,品牌只是商品的标签,即使买不起名牌,至少你还可以买普通牌子,这总比根本无法消费这一种商品要好得多。1900年,只要你有一辆马车,你就是富人,根本没人问你马车的牌子。没有马车的人就是穷人,只能挤公共交通或者步行。今天,即使最穷的美国人也有自己的汽车,那么厂商只好通过广告训练我们识别品牌,以便我们能够识别哪些汽车特别昂贵。 🧑💻🎒📐🤤👊 这种变化模式不断在一个又一个的行业重现。只要存在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技术就会发挥作用,将这种商品的价格变得很低,从而可以大量销售。—旦产品能够流水线生产,即使质量没有改进,至少也会更便于使用。富人最喜欢的就是那些方便易用的产品。我认识的富人朋友,与其他朋友相比,开着同样的车,穿着同样的衣服,使用同样的家具,吃着同样的食品。虽然他们的房子是在不一样的地方,或者即使与普通人在同一个社区,面积也要大得多,但是他们的生活确实与普通人是一样的。房子的建造方法也是一样,屋里的东西也基本接近。拥有定制的昂贵商品反而不方便。 富人日常做的事情也和普通人差不多。无所事事的闲适生活早就成为罕见情况了。如今,确实有很多人非常有钱,完全不必再去工作,他们之所以还在工作,不是因为感到社会压力,而是因为无所事事使人感到孤独和消沉。 今天的社会身份(socialdistinction)差异也要比100年前来得小。那时的小说和讲解礼仪的手册在今夭读起来好像是在说陌生的部落社会。Beeton夫人出版于1880年的《家务手册》这样写道:“至于说到朋友之间的友谊……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承祖家庭生活的责任,女主人可能必须放弃一些她早年认识的朋友。”一个女人嫁给了有钱人,就被认为应该放弃那些没钱的朋友。要是你今天这样做的话,别人会觉得你的行为很野蛮,而且你也会让自己过上一种乏味无趣的生活。今天的人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互相隔离的趋势,但主要是因为教育层次的差别,而不是财富的差别。👴👔🪦😋👌 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社会地位上,技术好像都缩小了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差距,而不是让这种差距扩大了。如果参观雅虎、英特尔、思科的办公室,会看到每个人都穿着差不多的衣服,有着同样的办公室(或者小隔间)、同样的家具,彼此直呼对方的名字,不加任何头衔或敬语。表面看大家没什么差距,但如果看到每个人银行户头上的余额差別如此之大,一定会感到震惊不已。 技术的发展加大了贫富差距,这是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好像没有那么严重。技术在加大收入差距的同时,缩小了大部分的其他差距。 👦💍🪜😫✌ 公理的不同意见 你经常可以听到有人批评某种政策会加剧贫富分化。隐藏的意思就是,贫富分化的加剧一定是坏事,这好像已经成了公理。收入差距的扩大可能确实不好,可是我不觉得这可以被看成公理。 实际情况是,在工业化的民主国家,这种观点更可能是错误的。在农奴和贵族组成的社会,收入差距的加大肯定是社会问题加剧的信号,收入更多地从农奴流向了贵族。但是,抢夺他人的财富已经不再是收入的唯一来源了。波音747飞机驾驶员的收人大概是商场收银员的40倍,但是前者不是贵族,后者也不是奴隶,这种收入差距只是因为前者的技能比后者的要值钱得多。 🤝🌦🍧♂🐤 我想提出一种相反的观点:现代社会的收入差距扩大是一种健康的信号。技术使得生产率的差异加速扩大,如果这种扩大没有反映在收入上面,只有三种可能的解释: (a)技术革新停顿了, (b)那些创造大部分财富的人停止工作了;👵👙🪝😃🤙 (C)创造财富的人没有获得报酬。 我觉得可以很有把握地说,(a)和(b)都不是好事。如果你有不同意见,那不妨试试去过公元九世纪法兰克王国的贵族生活,一年后再来告诉我们你的感受。(我很仁慈地没有建议你去过石器时代的那种生活。) 如果你想让社会保持繁荣,同时收入差距不扩大,那么就只剩下(c)这一种可能了,即创造大量财富的人不获取报酬。举例来说,苹果公司的两位创始人将欢欣鼓舞地每天工作20个小时,为社会提供苹果电脑,然后只领取一份相当于大公司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领取的税后工资。👨🦱👞🎷😂👍 如果得不到报酬,人们是否愿意创造财富?唯一的可能就是,工作必须能提供乐趣。会有人愿意免费写一个操作系统,但是他们不愿意免费为你安装、提供电话支持、进行客户培训等。即使是最先进的髙科技公司,也有至少90%的工作没有乐趣、令人生厌。 在一个剥夺个人财产的社会,财富创造活动中所有那些没有乐趣的事情都会急剧地放慢,乃至停顿。对历史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假设你听到一种噪音,你觉得是身边的电扇发出的。你关了电扇,噪音停止,打开电扇,噪音又出现。关了就安静,打开就嘈杂,就是这样一种情况。如果没有其他信息,看上去噪音就是由电扇发出的。 🥷🧢🪜😥👆 在历史的不同时点,你是否能够通过创造财富而致富就是这样一种打开/关闭的循环过程。公元800年的意大利北部,关闭(贵族偷窃平民的财产);公元U00年的意大利北部,打开;公元1100年的法国中部,关闭(仍然是封建社会);公元1800年的英国,打开;1974年的英国,关闭(投资所得税髙达98%),1974年的美国,打开。以上每一种情况,打开时,财产创造活动就出现了,关闭时,财富创造活动就消失了,这就好像电扇和噪音的那种相伴关系。 社会的变化涉及很多因素,并不仅仅是由于创造财富的原因。有很多因素发挥作用。如果研究对象只是一台电扇,那么不用考虑太多别的因素就能断定噪音是由电扇发出的,但是研究财富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必须要考虑很多別的因素。 但是,只要你压制收入差距的扩大,不管是用偷窃私人财产的做法(封建社会),还是用髙额税收的做法(某些现代政府),最终结果看来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变得更贫穷了。👨🦱👠🎷🤬👈 如果我可以做选择,到底是生活在一个整体上非常富裕但是我个人相对贫穷的社会,还是生活在一个我个人相对非常富裕但是整体上非常贫穷的社会呢?我会选择第一个选项。如果我有小孩的话,可能哪一个选项更好还值得争论。但是,总的来说,你要避免的是绝对贫穷,而不是相对贫穷。如果必须在这两种社会之间做选择,根据目前的证据,我选择个人相对贫穷、但是整体上更富裕的社会。 一个社会需要有富人,这主要不是因为你需要富人的支出创造就业机会,而是因为他们在致富过程做出的事情。我在这里谈的不是财富从富人流向穷人的那种扩散效应(trickle-downeffect),也不是说如果你让亨利·福特致富,他就会在下一场宴会雇用你当服务员,而是说如果你让他致富,他就会造出一台拖拉机,使你不再需要使用马匹耕田了。
帖子热度 8113 ℃
|
|
今天在路边听到一个淫荡声音“小帅哥快来玩呀”,我内心冷笑“看我今天不弄死你”,我掏出一块钱硬币,骑在她身上……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沸羊羊,灰太狼……#t208:
|
世界上不得不承认的七个事实:
1.你不能将肥皂水放在你的眼睛里。 👍🦼🧊♀🐕 2.你数不了你有多少头发。3.当你伸出舌头时,你不能用鼻子呼吸。 4.你正在做第三条。 5.当你做第三条的时候,其实你觉得是可行的,但是你看起来会像条狗一样。 6.你现在在笑,因为我把你整了。👳💎🖲😅🤌 7.现在是不是想骂我#y458:#y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