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 收藏本站
登陆 / 注册 搜索

阅读:109   回复: 1

从大厂员工到外卖员,一个211硕士的经历

[复制链接]
空谷幽兰 踏破虚空 前天 10:00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但是可以纳很多妾啊!

精华达人 主题破百 以坛为家 论坛元老 五周年纪念
01 归属感

刚开始做外卖员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的抗拒‎‍,但会有一点点胆怯‌‎,因为要主动给一个陌生人打电话‏‌,后来慢慢就习惯了。其实不是说我适应或者不适应‌,更多意义上‌‌,我确实暂时没有太多别的办法。

第一次送外卖是去年夏天六七月份‍‌,系统给派了一个蛋糕‎‍,20厘米大小。蛋糕很难送‍,是易损品。万一碰坏了得赔钱‍,那估计要挣一两天。但我也没办法‌‍,只能小心点慢慢走。
👈⛄🦞🈷🦉‏
那时‏‎,我还在一所职校教思想政治课。职校的学生太不好管了‎,抽烟打架。一个男生13岁‏‏,上了很多年武校‌,家长让他回来到这里上学‍‏,上着课‏‌,他就把前面那个女生的头发割了一段;两个人吵架‎‏,他又照着那女生的头扇了一巴掌。

最后只能报警。作为老师‍,你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教好自己的课。因为这门课不高考‌,学校又是民办的‎‍,要考虑利润、经营成本问题‏‎,这个课就变得可有可无。这两个因素结合到一起‍‍,你就知道以后肯定会取消(这门课)。

🤞🚈🌰🆎🐂‌我没有太多焦虑‌,但会去想接下来怎么办?要不要学一些技能。但像我们普通人‏‌,要学一个东西‌,需要碰见某个特定的机会‎‎,慢慢试才行‌‎,不能只空想。最后只能去送外卖。当时我也想过送快递‎‍,但还得整一辆三轮车‏,好一点的电三轮也要七八千‌‏,不便宜。送外卖是因为家里本来就有一辆电瓶车。

刚开始都是晚上有空跑一会‌,提前适应一下。大概半年前‏,职校老师的那份工作就没了。我开始全天跑。每天大概十几二十单‍,每个月收入就3000块钱吧‍,加上家属的(收入)‏‌,基本够家庭开销。

偶尔会遇到比较善意的人‌‏,就是打赏。一个男孩给一个女孩买水果‍,让我送到学校门口‍‌,但那个女孩要5:30才下课‌‍,我在那里等了一会儿。结果‎‏,那个女孩连男的叫啥都不知道。后来我才知道‍,这俩人应该是网友。就这么点事‍‍,那个男孩打赏了6块6。还有一些就是写错地址‍,离得近‌,我就给送过去。比较烦的就是有些保安不让电瓶车进小区‌,只能走路进去。

🧑‍🍳‍👠💳😛💅



外卖这个工作没什么特殊‏‌,网上讲的那些段子‎‏,我都碰不着。大部分时间‏‌,你都见不着人‎‏,门缝一开‎‌,伸出来一支手‏,闪一眼‍‍,把东西拿走就行了。

骑手们没事了会聚在一起聊天‎‎,像今天跑了多远‎‌,拿了多少单。跑外卖的大都是本地小年轻‎‎,说实话‍,可能也没上过什么学‍‎,只到初中毕业‌‍,五六十岁的人也有‏‎,但不多。其实‎‌,我觉得外卖员不至于那么辛苦‌,因为大部分时间都在开小电车。

🧑‍🌾‌👓🏮😆💪







👍🎢🍞🅱‎

我本科在天津一所大学‏‍,毕业后‎‏,在我们当地一个金属制造企业上班,2012年就(在老家)买了房。当时‍,我每个月的工资到手只有1000多块钱‍‎,后来考研‍‌,2012年考上了广西一个211大学的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后‎,我很顺利地就到北京一个互联网大厂做内容运营。

但往后我没有走好职业之路。我在北京待了大概两年,虽然不能说那是最好的时候‍‎,但它有新鲜感。我做的内容纯搞笑‌‍,每天都在不停地看东西‌‍,因为每个小时都有要求‏‎,我们要审核多少条内容‍,工作压力不算大。

那时跟人合租‎‍,(房租)一个月3000多块‏‌,工资八九千块‌,每个月能剩一点‌‎,但最后也都被我花了。我没什么爱好‌‏,喜欢买一点零碎的东西‏‏,比如充电宝会买好一点的。我经常去知春路那个沃尔玛‌,我觉得超市还是比较友好的‍‎,多逛逛能发现一些奇奇怪怪的小东西。
✊⛪🍪♀🐥‏
有时候想起买房就没有归属感。夜里上到9点10点‏‎,走到楼下‌‍,还有灯是亮着的‎,到处都有人。我会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像一个小螺丝钉。门口的保安长期都是固定的那两三个人。

大部分同事工作一两年之后陆续走了‌,一般大家都会说“多多保重‎,以后常联系”这样。我当时也会感触‌‍,想想将来自己可能也会回去。2017年春天‏,决定离开的时候‍,我也犹豫了一下。父母只说你自己想清楚就行。但房子我是没办法解决的‏,就还是回去吧。

🧓‌🥼💾🤤👃


02 选择与落差

回老家的时候‌‎,我没有太多积蓄‍,大概就几万块钱。最早我对工作满意的标准就是每个月工资三四千块钱‏‎,但必须要交五险一金。

我找过行政、人力和文员。实话说‍‍,我原来是学管理学‌‍,但河南是农业大省‏,(安阳的)第三产业和服务业都不发达。现在我们这跟互联网最相关的工作就是主播‍‌,前几年少部分的传媒公司在招公众号编辑。🧓‍👑📏🤑👃

有些工作属于“被动”离职。之前‍‎,朋友介绍了一个大专老师的兼职‌,做了大概一年‎‍,民办学校的学生没那么多了‍,就不再需要兼职老师了。我还在物业公司干过‎,前台打杂修电啥都干‎‎,一个月3000多块钱‍‍,干了三个月‎‌,也是属于被动离职‏‌,因为老板安排了一个亲戚进去。

还有一些就是属于客观意义上的不合适。我在一个建筑公司待过三个月,进去以后让我写文件‍‏,内容就是公司的长远规划。但这个东西我显然不懂‏‏,它不是随便百度一下看看就能整出来的‍,写不出来我也没办法。实习期结束我就离开了‌‏,因为这个事我确实不会。
🧒‌💄🗝🥰✌
前两年我在书店做过图书管理员。这是街上贴的小广告‍‌,当时去也是没办法,我暂时只能找到那份工作‌,但是钱太少了‎‎,(月薪)只有1000多块钱。

很多人问我为啥不考公?我考过七八次‏,事业单位、公务员都有‎,慢慢放弃了。我数学不好‍‎,看那个题就跟外星文一样。每次结果出来也不会很失望‌‌,因为真的不会‍,比如数学的排列组合‌‍,我到现在都搞不明白。

渐渐地‍,我觉得回来不是一个很好的决定‌‍,但那时的感受不像现在这样深。当时还觉得有希望。这也因为我不太了解本地情况‍‎,熟悉以后‏‏,我才意识到这个城市的发展就是这样‏‏,民营企业少‎‎,经济也不是很发达‌‎,再怎么费力可能也就这个样子。
🤝🚐🫖❌🐠‍
我也想过去做小生意,但没有资源。之前我工作过的书店‎‍,就是我从小买书的地方。它属于民营企业‍‎,从90年代到现在没倒闭‌‍,不说挣多少钱‌‍,但在这个城市里‍‎,不管是资源还是关系‌,它肯定有自己的分销渠道。我没有这些资源‍,可能10年、20年都做不起来。

做过的这些工作里面‎‏,比较满意就是书店管理员。它不算轻松‏,但我比较精通‎‍,而且它跟文字相关‎‌,我的接受程度会快一点。比如我瞄一眼这本书‎,就大概知道它在说什么。

👌🎢💲🐋‎其实我也浪费了很多时间‍‌,一部分时间在家闲着‏,一部分时间在寻找的路上‎‎,就是找各种事儿干‎‌,还有一部分时间是做自媒体‎‎,最后也没有成。

自媒体能发财‌‏,这是大家都公认的事情‌,谁不想发财对不对?当时网上谣言太多‎‏,我就专门找一些辟谣的文章‌,直接复制过来‎,算是转载的一种。我从来没想过去做原创‏,直到这两年我才明白‍‍,做自媒体需要一个固定的形象‌‏,要持续不断地输出内容。所以这就是我不太聪明的地方‍,脑子确实慢了一点。

事实上‍‌,虽然心里有落差‏‎,但每次有新工作‌‎,只要我会就行。不过‍‍,所有的落差都不如办公环境来得直接明显:有一回‏‍,我到一个医药工厂应聘人事。那个办公室就是公路边的一间民房‏,类似移动板房‍,只不过是砖砌的‎‏,周围没有楼房‍‍,就是一片村子。

💪🏦🍇☪🦜‎


落差不是因为环境本身‌‎,而是让我觉得‎,这个地方的发展就这样了。这也是我不太聪明的地方‎‏,得看见了才能感觉到‎,看不见就感觉不到‌,没有超前意识‌‏,想事情比较单一。

我找了很多工作‏,但还是没有一个稳定的职位。慢慢地‎‎,我就开始接受了。毕竟稳定的不是很好找‎‌,但你可能会遇到需要钱的时候,所以‍‍,我短时间内就只能做这个(外卖)。这就是现实‍,你只能接受它。这种心态很像上学的时候‌,绝大部分学生都想考好‌‍,有人可能努力了‏,但方法不对。
👨‍🚒‍🧥🧲😅🧠
03 “接受自己的现状”

以前的那些同事大部分都回老家了。唯一有联系的一个男生在武汉‌‌,通过自学‌,现在在做程序员‏‍,但武汉毕竟是大城市。我有一些同学在做管理层‌,有时候在送餐的路上‏,我就会想‍,这个差距是怎么造成的?

当然现在去想的话‏‏,其实我应该在(回老家)时找人指导‍,或者多问‍,了解清楚当地有什么产业‍‏,可能(境遇)会好一些。像小地方‏,比较体面的工作就是公务员和老师‌,如果想好要回老家‍‎,当初就应该学文学专业‍‍,回来当老师‌‍,这个规划就会好一点。

👨🦱‏👠🦯😊🙏



更多的时候‍‏,我不是对某个具体的选择后悔‎‏,而是后悔一直在变的状态。

这几年我想明白了几件事情:比如在小城市‌,你可能要从事一些跟实体相关的工作;第二这个工作可能必须有人带着你‎‍,他可能愿意跟你说某些事情。有时候‏‍,我也会觉得人生的际遇被很多因素影响‍,比如一个好同事‏‍,一个好领导;还有家庭因素‍‌,比如说开公司的同学‌‎,家里一直以来都在做生意。

👍🎢🦀❌🐋‏家里人(对送外卖)没有太多想法,觉得只要合理合法挣钱就行了。我爱人在辅导机构当老师‏‌,送外卖之前‏‏,我跟她提过‍‌,她没有太多特别的反应‍‎,就说去吧。有时她也会劝我去当老师‎‎,这可能也是一个选择‌,但你要重新捡起初中的课本,我一般会说没问题‏,有时间会看一下。

除了家里人‎‏,没人知道我在跑外卖。我跟以前的同学都没怎么联系了‎,现在联系最多的就是一个在超市做拣货员的男生。过年的时候‍,亲戚会问‍,父母都说我在当老师‌,因为我以前确实也做过老师。我比较能理解‌‎,这也很正常‏‏,毕竟外卖处于“鄙视链”的底端。我一般不会在家里穿(外卖服)出门‍‌,一般电瓶车走个三分钟(再穿)就行了。

从大厂员工到外卖员,一个211硕士的经历 post-714508-6772acbc32867.png
🙏🧳📶🐝‍

从我们普遍的认知来说‎,外卖员就是最差的了。在我评论的下面‏‌,有人的说法很过分。比如会说‎‎,送外卖是走投无路的人才干的。至少还有这样一条路‍‌,怎么能说走投无路?其实外卖真的就是一份工作而已‌,无非就是天天在跑。

话说回来‍,某种意义上‎‎,外卖和快递可能是最稳定的工作‎‏,因为没有失业的风险。收入再不好‌,只要你下劲去做‎‍,它也能维持正常生活。一般我就是早上10点左右出门‌‏,然后三四点回家歇一会‍‎,五点再接着出去‎‎,一般八点就能回家‎,小城市你基本只要在比较热闹的地方等活就行。🧑‍⚕️‏🪖🧲😈🖕

我也会怀疑读书的意义‌,读书跟挣钱之间的关系。但每个人的经历比较复杂‌‌,现在社会跟几十年前也不一样‌,职业高度细化‏‍,挣钱跟读不读书‍‌,确实关系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小孩‏‏,我觉得还是先让他上学读书‎‍,成绩要尽量好‏,毕竟他还是要往社会地位高的职业上去啊。

我不是迷茫‍,就是比较无力你知道吗?有劲没地方使‏‍,不知道要怎么使‍‎,往哪里使?这两年‍‎,这种感受特别强烈‏,随着年龄往上走‏,很多你会想得越来越明白。但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就不想了‎‍,没什么意义‌,接受自己的现状。

👍🚤🍪❓🐥‌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开个小超市‍‌,因为我觉得第一稳‍‌,第二可能相对离家近点‎,什么事都好照应。你看有大超市“完犊子”的‎‏,我还没见过家门口小超市完的。但这个事情估计挺难的‍‎,怎么也得十几二十万吧。

(文中讲述者为化名)

作者:蔡家欣

‎🪖🩸😆👄


发表日期:2024.12.30
来源:微信公众号“极昼工作室”


上一篇
下一篇
帖子热度 119 ℃

昌勋小郎君 「初入古黑」 前天 10:05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用户很懒,还没有填写自我介绍呢~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免费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